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秋季高三期中考试语文作文:关于赶考精神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秋季高三期中考试已经完成了,高三生们在考完试之后也不要放松自己的学习状态,记得及时反省和总结,期中考试是比较大型的考试了,它的作用还是非常多的。今天给大家整理了海淀区期中考试的语文作文,赶紧看过来。

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秋季高三期中考试语文作文:关于赶考精神

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秋季高三期中考试语文作文:关于赶考精神

作文原题:在古代,万千学子千里迢迢进京赶考,以酬壮志、报国家。1949年3月,毛泽东主席把进驻北京筹划建国,比喻为进京“赶考”,并说希望能考出好成绩。70年来,中国人民秉承这种“赶考精神”,不断创造新辉煌,谱写新篇章。中华民族正奔赴在实现伟大复兴的“赶考”路上,而风华正茂的你们也在为未来的人生,挥洒汗水、锤炼本领。

对于“赶考精神”,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作文解析:这样的作文,顺畅地写出没有问题,但能否写出彩、拿到高分则取决于文章是否有亮点。

本文常规写法(也能拿到36-40分之间,但拿到40分以上相对困难,除非你文笔好)

论点——时代呼唤国人继承和发扬“赶考精神”

论证——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赶考精神”能鞭策青年人挥洒汗水、锤炼本领,让他们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赶考精神”能推动竞争社会的形成,推动社会新陈代谢、发展更有活力;

从民族国家的角度来看,正是“赶考精神”使我们国家从一穷二白的底子起家,不断改革、失错、重生,成为真正的强国。

同学们如果能以上面的论述结构展开文章,就达到了及格线。据我所知,不少老师也比较提倡个人—社会—国家的递进式论述结构。这样写,结构清楚,但却又太过简单。能否在这个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东西,让你的文章结构更复杂一些,也因此更深刻一些呢?

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秋季高三期中考试语文作文:关于赶考精神

高分写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个论述模式

论点——时代呼唤国人继承和发扬“赶考精神”

论证——

“赶考精神”的来源是什么?(发现问题)

李泽厚先生讲“地理决定论”,中华文化发源于黄土高原,自古多灾多难,这让中国人天生具有忧患意识,比别的民族更有紧迫感。中国人的时间观中从来不缺少这种时不我待的意识,从来不缺少为了“赶考”而倍加勤奋、超越自我的精神,这就是“赶考精神”的来源。

为什么需要“赶考精神”?(分析问题)

(1)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赶考精神”能鞭策青年人挥洒汗水、锤炼本领,让他们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赶考精神”能推动竞争社会的形成,推动社会新陈代谢、发展更有活力;

(3)从民族国家的角度来看,正是“赶考精神”使我们国家从一穷二白的底子起家,不断改革、失错、重生,成为真正的强国。

怎么做才能发扬“赶考精神”?(解决问题)

(1)戒骄戒躁。保持“赶考”心态,永远不自满,永远在路上。(这里,你完全可以小小地展示一下自己的个性:当很多兴奋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之时,你一方面非常感动,同时也希望提醒人们——不管我们取得了多么伟大的成就,仍要以“赶考精神”持续前行,不断超越自己,不可止步不前。)不怕犯错。

(2)在奔赴考场之前随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不怕犯错,有错必改,最后一定交出满意的答卷。

同学们可以看看,这样的思路较之简单的个人—社会—国家是不是更为复杂一些,你阐释个人思考的空间是不是也更大一些?我称之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模式,当然也可以称之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模式,它不是单纯地将原有个人—社会—国家分析模式替换掉,而是在此基础上建构更为丰富的论证层次,让你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让阅卷者认可你的文章。

发表评论
已有0人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upkao立场。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8 - 2021

备案信息
鄂ICP备2021014559号-1 联系方式:shangkaow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