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目附参考范文:寻味中国音乐

2019年上海高考已经结束了,不出所料,考试结束后,最受关注的依然是语文作文,今年上海高考结束后,语文作文便迅速上了热搜,引起广大网友的讨论,下面一起来看看上海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及参考范文吧!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目及参考范文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目附参考范文:寻味中国音乐

作文题目: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一:

《寻“味”中国音乐》

这是一个乱花迷眼的世界,科技的进步打碎了时空,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创新成为大趋势。如何彰显自己的风格,保鲜而不致于被覆盖掉自己的特质和魅力,是任何一个成熟的文化应该思考和努力应对的。

有人说得好,倾听了异域风格流派的音乐,才更在意于音乐里的“中国味”,从而有意识地去寻找音乐里的“中国味”。对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有这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归属,这也许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责任。

想起中国音乐的故事,就想起那首遥远的绝响《广陵散》,这首古琴曲据说是表现战国刺客聂政刺杀韩傀的悲壮故事。聂政侠肝义胆,快意恩仇,视死如归。他漆身为厉,吞炭殛齿,学琴入宫,以报仇敌,又剥面剖眼,自毁其尸,何其壮哉!其姊聂荧宁死不蔽弟之威名,亦伟丈夫也,他们身上都有一股英雄之气充塞天地,难怪当然白虹贯日,天地动容。这首古琴曲后来经幽灵传授给嵇康,也影响了嵇康,嵇康也是大义凛然,不畏强权,临刑索琴弹之,“广陵散今日绝矣!”但《广陵散》中那守义不辱的精神和慷慨激扬的气概却永远昭示世人。

所以,音乐的艺术力量是惊人的,能带给人多方面的艺术熏陶,《广陵散》的命运坎坷,但其中涵盖的人性光辉和天地正气经世不朽。音乐是文化的最佳呈现形式之一,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和地域性。中国风音乐具有独特魅力,往往更注重意境的唯美、情韵的典雅和旋律的婉转,有东方文化的特点,符合我们民族的审美范式,无论从什么方面说,我们都有理由懂得欣赏音乐中的“中国味”。

当然,音乐是博大精深的,西洋音乐也有他们的不同凡响之处,其音乐逻辑理论的科学规范和乐器的精纯高档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诸如饶舌、说唱、重金属、快节奏等音乐风格也带给我们别样的艺术享受,但尊重外来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懂得民族音乐的妙处,文化需要融合创新,决不能取代对立。中国味音乐更看重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的表现,其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审美取向、戏曲元素等是无可替代的。

用心去找寻和领悟音乐中的中国味道,传承和创新并重,而不是东拉西扯,穿衣戴帽。记得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里用印尼民歌《哎呀,妈妈》的旋律去套唱古诗《关雎》,一首美轮美奂的名作被搞得嬉皮笑脸,两个经典都被损坏了,这不是文化融合的正确方法。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借鉴西洋乐器和奏鸣曲式创作方法,是民族音乐国际化的有益尝试。

新的时代音乐文化异常发达,昨日的流行成为今天的经典,今天的流行能否成为明天的经典,需要我们共同去用心传承、融合和创新,而最重要的是不可以失去民族的根和魂,不可以数典忘祖,自轻自贱,要理性而自信地面对世界、面对传统,开放地认识民族的文化身份。《拿来主义》还有现实意义。

郑板桥的书斋里有个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三秋树是神,二月花是形,音乐里的“中国味”不仅在于形式的审美,更在于神韵、风骨、节操和尊严,这是艺术的境界,也是我们民族自立于世界发达民族之林的制胜法宝。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目及参考范文

参考范文二:

《音乐里的中国味道》

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味无味可以理解为,在无味中体味它的有味,粗茶、淡饭、菜根都自有其妙。在有味中也能理解无味,适可而止,绵延日月,虽淡犹浓,所以说,人间至味是清欢,靠嗅觉、味觉和听觉知味是不够的,真正的知味和玩味是靠心灵。

有人说,听过了风格各异的异域音乐,才更留意中国味,进而有意识地去寻找音乐里的中国味。是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能够欣赏音乐中的中国味,除了形式的审美,更在于意蕴的领悟。

有比较才有鉴别,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有首歌唱得好: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许多古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想起那荡气回肠的京腔京韵,不能不有所触动。就如同老北京常说的“就好这一口儿”一样,音乐里的中国味是有独特魅力的,中国民族乐器虽然稍显简单,但理解了旋律背后的意旨,你会体察到独特的韵致。当年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来中国,听小姑娘姜建华用二胡拉了一曲《二泉映月》,一时涕泪纵横,竟然长跪聆听,从中他听到了阿炳的叹息、哀婉、抗争和人格诉求,激发了他对中国音乐的敬畏和膜拜。

小泽大师可谓知味者,也引导我们更加审视民族音乐中的一个个瑰宝。这有点“猕猴桃效应”的味道,据说太行山区的猕猴桃人从来不吃,上世纪二十年代经英国传教士收购引种,我们才知道其中的营养成分,一时趋之若鹜。其实不止音乐,中国文化中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远没有很好地开发创新,原因之一就是自我轻贱,众多的国粹和独特艺术技艺必须花大气力传承,否则有消亡湮没的危险,尤其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国味魅力四射,不能等老外关注了我们才重视,应该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归属,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就有责任传承中国的文化,延续中国的文明,保护文化中的中国味。

古人有“知音”一词,《礼记·乐记》中说,“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钟子期能从俞伯牙琴声中听出“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可谓能知音者,进而人们推演而把知音理解为人格、品性、情怀能产生共鸣的友人,冯梦龙说“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知是深层次理解的意味,我们应该学会寻找音乐中的中国味,也就是要更深入地理解人生,知人论世,知书达理,理解“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决绝,懂得“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领会“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洞穿古今,玩味“阳关三叠”的恢弘壮阔。

所以,音乐也好,文学也好,为人处世也罢,道理都是一样的,我们必须明确自己民族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坐标,不卑不亢,知白守黑,建立文化自信。对外来文化的借鉴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度,不能流于哈韩哈日一般的崇洋媚外,民族的才更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老字号不能砸在我们这代人手里。

音乐是文化的载体,其中的中国味历久弥新。同样的,建筑是城市的命脉,承载着地域文化基因,胡同,石库门,乌衣巷,虾蟆陵,如果我们用心去玩味,是不是都可以找到文化的特质和人们的文化心态呢?就如汪曾祺的《胡同文化》那样。

发表评论
已有0人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upkao立场。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8 - 2021

备案信息
鄂ICP备2021014559号-1 联系方式:shangkaow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