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志愿方向定位指南 2018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我们在面对高考志愿填报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中考志愿一张纸,高考志愿一本书,面对几千个专业志愿,我们只能录取其中一个,那么,我们究竟要录取哪一个?我的志愿是什么?这是每一名学生都必须问自己的问题。

2018高考志愿方向定位指南 2018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不是为了名校而读书

这是一套哥白尼式的理论,旨在阐明择校与学习之间长期被颠倒的关系。
长久以来,家长都认为学生读书是为了进名牌学校,为了应试而教育,换言之,不想进名牌学校就不需要好好读书,也不需要更优质的教育。我们定下目标并为此努力,有多大目标,出多少力气。
但是,高考的实际选拔流程却是完全相反的,不是成绩匹配学校,而是学校匹配成绩,既,不同学习的成绩决定不同的学校。学习本身即目的,是学校匹配成绩,而不是成绩匹配学校,学习的水平将决定你进入的学校。
在现实高考中,任何人都应该努力,因为任何人都有向上空间,而不是陷入“画地自牢”的目标阻碍。
当以学校为目的时,学习就会被严重限制,许多高中生在一进高中就觉得自己就是进普通高校的命了,自己不可能进XX大学,那么他的学习自然而然就会被限制,学生自己堵死了自己的向上空间。
而如果学生的目标就是学习本身,那么他追求的是不断完善,不断向上,而不是某个具体的目标,那么最终他获得成绩将为他匹配一所适当等级的高校。中国的高校的各类专业都是层次分明的,不太会出现到了一个高等级之后没有自己想读的专业的情况。
因此,高中志愿的问题是“我能发挥多少实力”,而不是“我要去什么地方。”这是第一性问题,摆脱盲目的自身定位是志愿的第一法则。

择校优先原则

高考志愿方向分学校与专业两个问题,一般高考依据分数选择学校。

目前上海的高考志愿政策非常方便学生进行基础定位,因为上海会公布所有学校的招生计划,并且公布所有学生的基础排名,然后在考后填报志愿,几乎不可能出现过去高分低校的情况。

即使在不考虑外地学校的情况下,高考每一个分数都有相对充足的学校选择余地。在没有明确的专业抵触或专业目标的情况下,应该按照一流校,一流专业校,普通校逐次定位,也可以继续按照985,211来逐次定位。

具体选择上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比如上大定位端,同时存在外贸,华政,中医大等校,这个时候再根据自身专业兴趣去选择。而明显低于上大的上海理工,上海师大等校则不应该考虑,因为如果填报将浪费10-20分的高考分数,是不合算的。高考要延续中考的不浪费考分的填报原则。

完成基本择校范围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去选择专业,专业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到+3选考科目的影响。有些是直接无法选择的,还有一些虽然可以选择,但是在没有高中基础的情况下原则上也不能选择。(2018专业要求改革后这种情况将大大减少,但是2018的学生还是要小心这个问题)

专业与宏观定位

首先,大学专业设置于学生实际就业之间有一定错位,特别是在上海。因为大学是为全国提供全方位人才的,人才培养并不针对上海这座城市,因此并非所有专业都能找到相应职业,在实际大学生就业中,大部分的专业也并不对口,而许多大学专业原本就是学术型专业,不存在对口职业。

上海学生无论是本市就读,还是外省市就读,在学校定位之后,也要适当注意专业的宏观定位,既专业本身能否在未来就业中提供帮助,但这里仅仅指宏观,而不是微观具体的。因为学生的职业道路是四通八达的,马云是英语系毕业的,刘强东是社会系毕业的,丁磊是通讯专业毕业的,这些互联网巨头里除了马化腾是学计算机的算是有点对口,所以专业本身不能决定职业。但是专业对职业还是有帮助的。

上海是一座商业城市,以商业,金融,贸易,文化,服务性行业为主,也有很强的科研环境,上海还有着国际化的色彩,但上海许多大学专业并不能契合这个城市主题。

从这10年来高校分数的情况来看,从上海财大作为211分数完全超过985华师大来看,与其说是看重“经济利益”,不妨说是城市主题在影响着学生们的专业选择。

但是,我还是想强调,虽然学校,城市背景等等内容很重要,是重要参考,但学生如果有自己的志向,也可以向着自己的志向努力,不过,各位一定要有恒心,不可以凭借一腔热血去选择专业。如果读到大二,大三,你的兴趣,你的热血耗尽了,那么最后还是得为就业而烦恼。

本市与外地

高考是一场全国性质的考试,招生也是全国范围,每年全国各类各层次高校都给上海许多招生名额。

一般而言,除了北大清华占据分数顶端,同等级的外地院校分数往往没有上海院校高,在同分情况下往往能在外地读更好的院校,比如上海只能211,外地却能985,上海只有普通高校,外地能去211。

以师范类为例子,在上海读上师大的学生,如果不是考分压线的,一般也可以读华中师大,东北师大,分数较高的还能达到南京师大的分数。全国师范类大学排名里,一般是北师大,华师大,华中师大,东北师大,南师大,湖南师大,陕西师大等等211院校,上师大虽然属于中国知名大学,但总体实力要差一些。

这种情况正在不断转变,越来越多的上海学生正在向外出击,以南京师大为例子,今年分数就明显上升了。

上海的学生不喜欢去外地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些家长以“上海的普通学校在外地分数比当地985,211都要高”来反过来印证上海的学校好是站不住脚的,更多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吸引力(因为在上海院校毕业后留在上海较为容易),而对于已经有上海户籍的,毕业后会回上海就业的学生而言,学校水平更应该被考虑。

出现明显的外地名校机会,特别是其专业符合预期时,学生应该全面考虑外地学校,比如华理工还是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的问题,应当说有去全国前10,世界知名大学的机会,还是要把握的。

上海是一座很开放的城市,2400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接近1000万,海纳百川,所谓上海人看上海校,本身不符合上海这座城市的客观情况,而所谓的理想职业大多也是全国性的,乃至世界性的企业,招生不会被“上海毕业”所套。在招聘会上不太可能出现大范围的,你不是上海毕业的就不要你,一般企业要求是211,但是不太会具体限定地区。

发表评论
已有0人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upkao立场。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8 - 2021

备案信息
鄂ICP备2021014559号-1 联系方式:shangkaow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