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主题作文详解

《典籍里的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围绕这个节目也有很多地区的高中考试产生了很多话题作文,其实主旨只有一个,那就是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这里小编整合来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作文分析,感兴趣的可以来看看哦!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主题作文详解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典籍里的中国》以主持人穿越千古时空和先贤对话的新颖方式,拉近观众和民族经典的距离,使观众产生了心灵共鸣;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一路开挂,惊艳全网,其中刺绣、剪纸、皮影等非遗元素亮点纷呈;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风生水起,朝服布包、彩绘陶人俑晴雨伞、故宫建筑微雕等很多“爆款”潮品早已名声在外……中国风搭配时尚感的“潮”式表现,让中国故事融入各种当代元素,在年轻人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也成为年轻人借以表达自我的方式。

学校校刊举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主题作文详解

作文题目立意详解:

材料所列举的电视节目,我们可能只在网络上看过一两段截取的视频,但对文创产品总该存有印象。即使平时毫无关注,也可以抓住材料省略号后的总结语来理解材料意图传达的传统文化表达手段的特点:“潮”和“融”。

结合举例,可以知道“潮”式表现包括几种手段:

1.求新:形式“新颖”,把传统文化用现代戏剧的表现形式进行演绎;2.求多:组合大量“奇妙”的传统文化元素,形成集中的感官刺激,达到“惊艳”的效果;3.求拥有:让传统文化化为可以购买、保存、使用的实物。

各种手段都包含一个“融”字:

1.传统文化与现代影视技术的融合;

2.传统文化元素按主题相互融合;

3.传统文化与现代日常生活的融合。

需要说明的是,我这里的概括用了“融合”,材料说的是“融入”。“融入”有一个谁主谁次的问题。材料说“让中国故事融入各种当代元素”,在语法上是有些模糊的,可以理解为当代需要为主,传统融入当代,让传统为当代所用;也可以理解为传统文化为主,当代融入传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材料既然说一个是“中国故事”一个是“当代元素”,“故事”比“元素”大,那么试题还是认为以上“潮”手段是旨在表达传统文化,当代元素的加入是起到辅助作用。我们的写作大可按此思路,顺势而为。

以上抽象出6个特点(应该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抽象),写作时只要把握住一两点就可以,不必面面俱到。保险起见,“潮”和“融入”这两个关键词要出现在文章开头甚至标题里。

材料最后一句“在年轻人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也成为年轻人借以表达自我的方式”,说的不是传统文化表达手段的特点,而是效果。这关系到作文的主题方向。

本题不能光叙述或赞扬一些“潮”或“融入”手段,而要放到“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这个尺度中去衡量手段的得失。也就是说,要给出一个判断:上面那些电视节目、文创产品等能否加强当代人对文化的认同。

总体看,试题是正面评价各种新式手段的。“拉近……距离”“产生……心灵共鸣”“惊艳”“亮点纷呈”“名声在外”……都是好话。材料结尾直接说“在年轻人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也成为年轻人借以表达自我的方式”,等于亮明了态度。校刊主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虽是中性措辞,但承接上文,可以被理解为校刊要人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是如何实现被大家的认同的。

作文结构详解: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认同”的概念。这里的“认同”可以解释为“认为自己与之同一”,即认为某物与自己有共同之处而觉得亲切。这比简单的“接触”多出两个步骤:认出相同点——感到亲切。

中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有“中国”这个连接点。但时代距离又容易遮盖相同点。所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首要就是拉近时空,这是上述时尚感的“潮”式表现和古今融合的手段得以成立的根本。但距离近了,也可能熟视无睹,所以打动心灵是另一个关键。

所以我们写文章时,要在当下传统文化的“入时”“入心”两点上用力,要从而现代手段中的某一特征(“潮”“融入”)与对传统文化“认同”这一结果进行逻辑连接。比如说:

1.新形式符合现代人欣赏习惯,把人们带入古今对话的情境,既见古又见今,让我们发现了古今共通的之处,在理解古人用心的同时得到心灵的感召,从而形成对传统文化认同;2.按现代需求重组传统文化元素,让现代人以传统节日为主轴接触大量传统文化,既见源又见流,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获得传承文化的使命感,从而形成对传统文化认同;3.把传统文化元素化为具象之物、随身之物,在日常中使用,既好看又好用,让我们与传统文化朝夕相处,培养出感情,从而形成对传统文化认同;立意切忌过度拔高。“心动”也算“入心”,不是非要“刻骨铭心”或者“心领神会”,因为“认同”无需达到“理解”的程度。没读过《史记》,不知道司马迁的生平,但看了《典籍里的中国》里对司马迁发愤著史的戏剧表演,也可以知道司马迁与我们一样有个人的追求,一样在寻找把个人融入大时代的方式。即使关掉视频后没有买本《史记》读读,也不妨碍我们在看视频时为司马迁叹息流泪,已产生了的对传统文化认同。

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士,或许对那些“潮”式表现嗤之以鼻,认为一味求新求奇而流于表面,没深入到文化实质,这就是提出了过高的“理解”的要求。本题只要讨论到“认同”就可以了。材料最后说的年轻人借传统文化元素来“自我表达”,虽然目的是表达自我,但这种借用本身,就说明了传统和自我的链接,就是一种认同。

不过那些“潮”式表现并非尽善尽美,仅依赖那些手段,形成的认同可能是短暂甚至虚妄的。这就回到了上面说的谁融入谁的问题。当节目收视率或者文创售卖量成为第一目的,那么只会是以传统迎合今人的趣味,实现的只是对当下的认同。这点追究下去,就是“传统文化”是否有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的问题,谁拥有“传统文化”的解释权的问题,“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是否是实现国家、民族认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就不是考场上可以完成的了。

发表评论
已有0人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upkao立场。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8 - 2021

备案信息
鄂ICP备2021014559号-1 联系方式:shangkaow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