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树上全文生僻字注释 关于生活在树上满分作文评价

我们知道,高考语文作文的占比是很大的,语文作文写得好,你的语文科目分数就会高一些,在填报志愿时就能更有优势。所以,高考的满分作文是受人关注的,就像这一篇浙江省的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一起来了解。

生活在树上全文生僻字注释 关于生活在树上满分作文的感想

生活在树上全文生僻字注释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嚆矢:音hāo shǐ,原来指响箭,后来指先声,开端,这里是开端的意思。)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树上的男爵》,卡尔维诺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男孩爬上树后,从此在树上独立生活的故事。振翮,音zhèn hé,奋发向上,努力高飞。)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达达主义,一战后出现的艺术流派,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现代西方的伦理学家,思想家)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音kěn qìng,关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fú chú,去除,清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在孜孜矻矻(音zī zī kū kū,勤勉)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树上的男爵》的主人公,因为叛逆跟父亲吵架后,爬上一棵树,从此再也没有回归地面。)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后(这里的韦伯,是马克斯·韦伯,提出过“祛魅说”,祛魅”是指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音chān,意思是观看,观察)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音xún,确实,诚然)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音yù chí,宫殿前的台阶,代指朝廷),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美籍波兰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礼物》一诗的结尾,有“直起腰来,我看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说法)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德国哲学家,有“凡不可说的,应保持沉默”之言)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音xìng zhí,倔强,刚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生活在树上全文生僻字注释 关于生活在树上满分作文的感想

关于生活在树上满分作文的评价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毫无疑问,这篇作文按照当下评分标准,确实应该评高分。因为全文紧扣主题,内容也很丰富。在考场那么短的时间内,能够写出那么多生僻词,能够把近现代西方名人的思想、事例信手拈来,而且用得基本准确(个别语句有待斟酌),这个确实需要积累,也展现了很强的功底。

2.然而,这篇作文不宜评为满分,更不宜大肆宣传。

首先,这篇作文不太像“议论文”。“议论文”讲道理,可以讲得深刻,但应该用大家能看懂、听懂的方式去讲,毕竟,这是大众化文体,要让人“信服”,首先得让人懂。“论文”是科普思想、传授知识,大众不懂,也无妨,只要专业同行能懂就可以了。本文毫无疑问属于“议论文”,至少作者本身是当议论文在写,但写出来后像学术论文,文体特征有点糅杂。高考作文要求“文体特征鲜明”,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这一项上本文是有欠缺的。

其次,这种作文语句晦涩,行文缺乏变化,缺乏文采。其实,这也是大量用生僻词、名人事例的作文的通病。糅杂内容太多,必然会导致行文缺乏变化,而为了彰显所谓的“深刻”、“理性”,就很难兼顾行文的流畅与灵活多变了。从文采上说,本文相当一般,甚至可以说只是凑合。

再次,把这种作文当做满分作文,并且大肆报道,导向很不好。一篇好的议论文,应该做到最基本的词达意顺,然后是把道理讲清楚,让大家认可观点,做到“以理服人”。然而本文的行文方式,说得好听是学术化,说得不好听是故意显摆,写得生僻晦涩、聱牙佶屈。如果中学生都去效仿,到时候东施效颦、画虎类犬的现象,就会屡见不鲜了。

发表评论
已有0人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upkao立场。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8 - 2021

备案信息
鄂ICP备2021014559号-1 联系方式:shangkaowang@126.com